

江苏省龙潭监狱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2.44平方公里,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珠子山8号,紧靠312国道和宝华山风景区,是一所大型中等级警戒监狱。下辖江苏省龙潭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龙瑞服饰有限公司和电子元件厂三个企业。 在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监狱民警、职工大力弘扬“步步求实,着着争先”的监狱精神,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实现整体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监狱1999年被省监狱管理局、省司法厅命名为“文明示范监狱”和“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2001年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推进全面质量建设战略,创建最安全监狱”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系统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先进单位,自1992年以来监狱连续七届十四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南通女子监狱前身为南通监狱女子分监,2002年1月1日成立南通女子监狱筹备组。2003年2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近年来,女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乐于奉献、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女民警队伍。1999年荣获江苏省妇联“巾帼示范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党支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双争”先进集体称号;2000年,被江苏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单位,荣记集体二等功; 2001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又一次荣记集体二等功,2004年3月,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江苏省句容监狱位于宁镇山脉之间,东距镇江市34公里,南距句容市27公里,西距南京市43公里,北接京沪高铁、城际铁路和312国道,交通便利,占地约3.4平方公里,西接风景秀丽的佛教圣地宝华山,南邻碧水荡漾的北山湖,山环水绕,素有“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的美誉。句容监狱始建于1973年,隶属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先后办过煤矿、鸡场、水泥厂,2003年成立湾山旅游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服装生产为主要类型的劳务加工产业,是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之一。监狱在职民警约570名,在岗工人约120名,现设26个机关科室,19个监区,1个大队,1所医院。

在古城南京的西南部,安德门外的铁心桥镇,毗邻将军山、南唐二陵旅游风景区,一座设计独特、造型新颖的建筑群掩映在红花绿草之中,这就是南京女子监狱,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文明监狱。 南京女子监狱于2000年破土兴建,经过三年的基本建设,于2001年9月投入试运行,2003年1月正式挂牌并定名为南京女子监狱。 南京女子监狱占地为30亩,总投资3230万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关押容量1400人左右。

江苏省无锡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的高等级警戒监狱,座落于无锡市区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南依太湖、京杭大运河,北靠沪宁高速公路。 监狱成立于195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监狱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打造“富有文化、富有内涵、富有特色的品牌监狱”,围绕监狱安全稳定、公正文明执法和科学改造罪犯的本质要求,坚持以确保监狱平安为首任,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以强化民警队伍建设为根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朝着“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的目标阔步前进。1999年以来,监狱先后被省司法厅荣记二等功2次,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荣记集体三等功,2004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06年被省人事厅、省司法厅联合授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江苏省洪泽湖监狱地处泗洪县境内东南境、洪泽湖西北岸,为省内土地面积最大的农村监狱,全国十大农村监狱之一。前身是1952年在滨海县境内组建、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的新人农场。1954年新人农场更名为苏北建设农场。由于建设农场机构庞大臃肿,1956年根据公安部指示,撤销建设农场,分别成立大有、东直、民生、新荡、潮河五个劳改农场(俗称“北五场”)。1957年,江苏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正式接管安徽劳改农场,并在此续办国营机械农场。因海防需要,1965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滨海县境内的大有、东直、民生、新荡、潮河五个劳改农场(北五场),与泗洪县境内的洪泽湖农场对调,1966年,正式成立江苏省地方国营洪泽农场;对内先后更名为“江苏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江苏省淮阴监狱、江苏省洪泽湖监狱。

江苏省镇江公证处是江苏省范围内成立最早的公证处之一。公证业务范围涉及国内民事、国内经济、涉外民事、涉外经济四大类100多种,公证文书发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镇江公证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执业文明的公证员队伍。全处共有执业公证员12名,其中高级公证员9名,是江苏省公证员队伍综合实力最强的公证处之一。成立以来,镇江公证处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文明、规范、优质、高效”为执业宗旨,充分发挥公证机关“证明、服务、沟通、监督”职能作用,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法制环境建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苏州市吴中区吴中东路143号

江苏省淮安市西宁路39号

江苏省泗洪县

扬州市文汇西路233号

区司法局的前身为秦淮区司法科,于1981年3月建立,隶属于秦淮区人民政府领导,是人民政府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1984年6月更名为南京市司法局秦淮分局。同年7月和9月,分别设立秦淮区法律顾问处和秦淮区公证处。1988年9 月设立基层工作科、法制宣传科和办公室。1986年4月秦淮区法律顾问处更名为南京市秦淮区律师事务所,1994年1月又更名为南京市天衡律师事务所。1990年4月设立政工科。1993年7月设立秦淮区法律服务中心。1994年9月设立公证律师管理科,政工科并入办公室。

东台法院现设23个部门,包括16个职能部门、1个直属机构(法警大队)、6个法庭(唐洋、三仓、时堰、安丰、头灶、开发区)。近年来,该院秉承“从严治院、公信立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科技强院”治院方略,以进位争先、敢为人先的精神,主动服务大局,有效保障民生,公正廉洁司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优秀法院,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创先争优重大典型;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十佳政法单位;被盐城中院授予创新金奖和创优金奖;连续三年被东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综合先进集体。

崇安区位于无锡市中心,以境内1600多年历史的崇安寺而得名,面积17.8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2.89万人。崇安区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古迹众多,商贸繁华,是无锡市的商贸、金融、文化中心。位于无锡市崇正路1号的崇安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5年12月,1957年12月被撤销,1978年11月恢复建院。全院现有16个部门和1个法庭,分别是: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劳动争议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监察室、审判管理办公室、司法鉴定科、少年审判庭、法警大队、广益人民法庭。截止2013年5月,全院在编人员88人,本科以上学历8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25人。

高港法院组建于1998年,位于泰州市高港区金港中路133号。审判办公大楼于2002年建成,2003年投入使用,其中办公区6层,审判区3层,总面积7300平方米。全院人员编制数83人,现有在职干警70人(含行政附属工人5人),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生59人(含硕士学位9人),大专生6人,本科以上比例91.4%,硕士比例18.6%。全院内设机构13个,其中业务庭7个,政治处、办公室、法警大队、监察室、行政装备科、审判管理办公室各1个。

溧阳市人民法院座落于溧城镇燕山中路,占地46亩,建筑面积21000多平方米,由审判楼、办公楼和综合楼三部分组成,建筑外观庄严,气势雄伟,内部布局比较合理,设施比较齐全,功能比较配套,是目前溧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溧阳市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7月12日,现有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和其他工作人员203人,年平均办案数约为9000件。全院设有办公室、政治处、纪检监察室、研究室、行政装备科、审管办、立案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速裁庭、执行局、司法鉴定室、司法警察大队等内设机构,并在南渡设有派出法庭。

响水县地处盐城、淮安、连云港3市5县交汇处,县域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工业园区,61万人口,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响水法院地处县城城南灌江路、黄海路交汇处,东邻204国道,北依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的灌河。现有在编干警99人,其中具有审判职称46人。年龄结构上,35周岁以上62人,35周岁以下37人;学历层次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7人,其中法律硕士7人(含在读)。党组成员8名,专职审委1名,内设14个审判业务和综合部门,下辖小尖、南河、陈家港3个人民法庭,年均受理案件3500件左右。院本部建筑总面积8615平方米,其中主楼4167平方米,审判楼1468平方米,综合楼1700平方米,附属建筑1280平方米。

连云港中院下辖四县(赣榆、东海、灌云、灌南)、三区(新浦、连云、海州)7个基层法院,8个人民法庭。全市法院干警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为82.9%,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为15.2%。2010年以来,全市法院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公正司法、争创一流”为总目标,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强力推进全市法院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