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龙潭监狱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2.44平方公里,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珠子山8号,紧靠312国道和宝华山风景区,是一所大型中等级警戒监狱。下辖江苏省龙潭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龙瑞服饰有限公司和电子元件厂三个企业。 在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监狱民警、职工大力弘扬“步步求实,着着争先”的监狱精神,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实现整体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监狱1999年被省监狱管理局、省司法厅命名为“文明示范监狱”和“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2001年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推进全面质量建设战略,创建最安全监狱”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系统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先进单位,自1992年以来监狱连续七届十四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苏州监狱的前身是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建于仓街小柳贞巷的“苏州模范监狱”,是清王朝狱制改良的产物。民国初年改名为“吴县模范监狱”,1919年7月更名为江苏第三监狱,1937年日军入侵苏州前撤消。1939年,汪伪政权在司前街建伪江苏第三监狱,次年从司前街搬迁到仓街南口、清末军械局旧址。因为当地地名“狮子口”,所以俗称“狮子口监狱”,有监房七十八间,分为男监、女监、杂居间、独居间。监房编号以“知、过、必、改”四字排列,后以“礼、义、廉、耻”四字排列。 解放后,苏州监狱由苏州市军管会接管。此后,监狱的建制、名称发生过几次变化,如叫做“江苏省第三监狱”等,1994年起称为江苏省苏州监狱,归江苏省司法厅领导。1999年,该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江苏省洪泽湖监狱地处泗洪县境内东南境、洪泽湖西北岸,为省内土地面积最大的农村监狱,全国十大农村监狱之一。前身是1952年在滨海县境内组建、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的新人农场。1954年新人农场更名为苏北建设农场。由于建设农场机构庞大臃肿,1956年根据公安部指示,撤销建设农场,分别成立大有、东直、民生、新荡、潮河五个劳改农场(俗称“北五场”)。1957年,江苏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正式接管安徽劳改农场,并在此续办国营机械农场。因海防需要,1965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滨海县境内的大有、东直、民生、新荡、潮河五个劳改农场(北五场),与泗洪县境内的洪泽湖农场对调,1966年,正式成立江苏省地方国营洪泽农场;对内先后更名为“江苏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江苏省淮阴监狱、江苏省洪泽湖监狱。

在古城南京的西南部,安德门外的铁心桥镇,毗邻将军山、南唐二陵旅游风景区,一座设计独特、造型新颖的建筑群掩映在红花绿草之中,这就是南京女子监狱,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文明监狱。 南京女子监狱于2000年破土兴建,经过三年的基本建设,于2001年9月投入试运行,2003年1月正式挂牌并定名为南京女子监狱。 南京女子监狱占地为30亩,总投资3230万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关押容量1400人左右。

江苏省南通女子监狱前身为南通监狱女子分监,2002年1月1日成立南通女子监狱筹备组。2003年2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近年来,女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乐于奉献、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女民警队伍。1999年荣获江苏省妇联“巾帼示范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党支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双争”先进集体称号;2000年,被江苏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单位,荣记集体二等功; 2001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又一次荣记集体二等功,2004年3月,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江苏省无锡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的高等级警戒监狱,座落于无锡市区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南依太湖、京杭大运河,北靠沪宁高速公路。 监狱成立于195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监狱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打造“富有文化、富有内涵、富有特色的品牌监狱”,围绕监狱安全稳定、公正文明执法和科学改造罪犯的本质要求,坚持以确保监狱平安为首任,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以强化民警队伍建设为根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朝着“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的目标阔步前进。1999年以来,监狱先后被省司法厅荣记二等功2次,2003年被省监狱管理局荣记集体三等功,2004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06年被省人事厅、省司法厅联合授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张家港市司法局成立于1981年3月。 职能部门(7个),分别为:办公室、政治处、基层工作科、法制宣传教育科、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科(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证律师工作管理科、法律援助工作管理科(市“148”协调指挥中心办公室)。 指导管理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10家、公证处1家、法律援助中心1家、基层司法所8家。

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文昌路19号

江都市行政中心A栋三楼

江苏省泰州市五一路174号

通州区司法局是负责司法行政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政法专项编制为101名,其中:机关政法专项编制36名(含纪检、监察编制),局长 1名,副局长4名,科级领导职数12名,基层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65名。

负责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工作情况的调查与综合;研究拟定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局机关重大政务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综合性文件的起草、审核;指导全区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建设,负责司法行政系统的外事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做好信息简报的收集编发、文电处理、文秘档案管理、保密、信访、财务和接待等工作。制订和实施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制工作规划;协调起草、审核本系统的规范性文件;负责本系统的执法检查工作;承担局机关行政复议和应诉、行政处罚和国家赔偿工作;参与地方执法监督工作和区仲裁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广陵法院的前身是建国后设立的扬州市人民法院,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改设广陵区人民法院。现设有13个庭、科、室、队和2个基层人民法庭,在编干警103人,两庭建筑面积2082平方米。管辖广陵区和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刑事、民商事、行政和执行案件。每年收结案数5000余件。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开发区银杏路83号

1950年7月20日,盱眙县人民法院成立。至2012年11月,县法院设政治处、办公室、纪检室、行政装备科、司法法警大队、执行局、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和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及马坝法庭、桂五法庭、管镇法庭。目前,县法院现有在职干警86人。

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坐落于镇江市解放路与健康路交界处,现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人民法院和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共7个基层法院和13个基层人民法庭。2013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题,以“司法公信提升年”、“法院文化深化年”、“基础建设推进年”为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2年9月10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举行揭牌仪式,开启了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新纪元!开发区法院的设立是中共徐州市委调整全市法院工作布局的重大举措,不仅完善了全市法院管理体系,而且推动了开发区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民主法治进程。根据编制计划,法院内设办公室、政治处、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和司法警察大队9个职能部门。现有中央政法编制人员35人,其中有13人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学位,占全体干警的37.12%,在全市基层法院名列前茅,另有4人法律硕士在读;45岁以下干警31人,占全院干警的88.57%,是一支能够担当起司法重任富有活力的法院队伍。

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座落在徐州市三环东路,辖区总面积近120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现有办公审判大楼建成于2000年6月,审判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审判区有大法庭1个,中法庭1个,小法庭16个,办公区有电教室、审判委员会会议室、多功能室、图书室、健身房、电脑监控室、食堂、篮球场等设施和活动场所。全院现有行政编制91人,实际在职85人,另有事业编13人。四级高级法官12人,一级法官14人,二级法官15人,三级法官10人,四级法官4人,五级法官1人;法学硕士8人,本科学历61人。内设刑事审判庭、少年案件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政治处、纪检组(监察室)、办公室、研究室、行政装备科、司法警察大队、司法鉴定中心等15个职能部门。